AI應用風向標(公眾號:ZhidxcomAI)
作者|江宇
編輯|漠影

智東西9月30日報道,明天就是國慶假期首日,除了計劃去哪兒玩、拍什么Vlog,還有一件事可以試試看:把旅途記錄成“AI原創歌”。

智東西今天體驗的主角是Tunee,一款支持“對話式音樂生成”的音樂Agent,能理解文字、視頻、圖像甚至哼唱,直接生成專業級音樂和MV,甚至還有母帶處理、歌詞編輯、分軌導出等一整套創作流程。

這次,智東西就借著假期的氛圍,用“國慶出游”作為主題,從“路上聽的歌”到“vlog配樂”,再到“獻禮MV”,全流程試了一遍Tunee的能力。

用AI寫一首獻禮歌?這個音樂Agent畫布里,能生成BGM、歌詞和MV,國慶直接全套整活!

一、視頻配樂、模仿周董、國慶獻禮歌,和Tunee一起寫了16首歌

Prompt 1:假期路上想聽一首放松的電子輕音樂(快速模式)

先從最實用的場景開始。國慶旅行出發前,想在路上聽點輕松的BGM,我們輸入了一個基礎但典型的提示:“假期路上想聽一首放松的電子輕音樂”。

用AI寫一首獻禮歌?這個音樂Agent畫布里,能生成BGM、歌詞和MV,國慶直接全套整活!

Tunee給出了三種風格各異的電子輕音樂方案,智東西直接選擇“我全都要”,每個風格都會給出兩個版本。

生成界面與Lovart保持一致,六首音樂以“畫布”方式集中展示,同一主題下的不同版本會自動歸為一組,并附有風格提示詞說明,標識清晰。

用AI寫一首獻禮歌?這個音樂Agent畫布里,能生成BGM、歌詞和MV,國慶直接全套整活!

每首作品右方還可以追加“再來2首”,不斷擴展同一主題下的音樂作品。當我們把鼠標移到任一音樂塊上方時,會出現更細致的功能入口:編輯歌詞和提示、編輯歌曲詳情、智能母帶處理、歌詞視頻生成、分軌導出等,若為訂閱用戶,還可申請生成版權證書,整套功能覆蓋音樂制作的多個環節。

用AI寫一首獻禮歌?這個音樂Agent畫布里,能生成BGM、歌詞和MV,國慶直接全套整活!

試聽效果也符合預期。在同一個提示詞下生成的兩個版本,其旋律結構和氛圍感較為接近,但三種風格之間的編曲和節奏依然有明顯區別。

▲慢行云端

▲陽光灑落的午后

▲清風電音行

▲躍動晨光

▲浮光掠影

▲星塵漫游

對于這類抽象情緒詞,比如“輕松”,Tunee的理解和轉化都相當準確,電子輕音樂的整體風格也基本對得上需求。

Prompt 2:為視頻配上背景音樂(快速模式)

我們隨即上傳了一段之前假期拍攝的煙花秀視頻,測試Tunee的“視頻生成音樂”能力。視頻上傳后,系統會自動生成一段原視頻的音樂分析,結合該分析提供幾種推薦風格。

用AI寫一首獻禮歌?這個音樂Agent畫布里,能生成BGM、歌詞和MV,國慶直接全套整活!

我們選擇了“磅礴交響氛圍”這一項。

用AI寫一首獻禮歌?這個音樂Agent畫布里,能生成BGM、歌詞和MV,國慶直接全套整活!

試聽結果確實貼合:鼓組、弦樂和銅管編排層次豐富,音樂節奏與原視頻畫面呼應得很自然。

▲光之交響

▲星火燎原

Tunee在多模態識別方面的能力也在這一步驗證得比較扎實,它能理解上傳的視頻內容,并能夠用音樂表達畫面,而非簡單套用通用模板。

Prompt 3:要有BGM里常見的vlog感,模仿周杰倫《一路向北》的風格(聯網搜索)

假期拍vlog是很多人的標配,我們這次用一個“口語化”的指令來測試Tunee對模糊語言的理解能力。

系統返回了三種不同的創作思路,并用一句話總結了整體理解方向:“既保留vlog常見的輕松氛圍,又融合《一路向北》的情感色彩”。三種方案分別聚焦于周杰倫這首歌的三個不同音樂要素:鋼琴和弦色彩、抒情旋律線和空間感編曲。整體呈現的是一種“借用元素”的處理方式,而不是照搬原曲風。

用AI寫一首獻禮歌?這個音樂Agent畫布里,能生成BGM、歌詞和MV,國慶直接全套整活!

我們再次選擇“我全都要”,繼續測試模仿的具體實現效果。

用AI寫一首獻禮歌?這個音樂Agent畫布里,能生成BGM、歌詞和MV,國慶直接全套整活!

▲城市蘇醒時

▲晨光行版

▲向北的溫柔

▲晨光里的舊信

▲向北的微光

▲晨曦行旅

試聽中,《向北的溫柔》這首作品確實有“周氏情歌”味道。隨后我們進一步測試Tunee的MV生成能力。制作流程共分三步:

1、選擇畫面比例:如16:9或9:16;

2、選擇時間范圍:最長支持1分鐘,適配短視頻平臺使用;

3、選擇視覺風格:系統提供多種風格模板可選,暫不支持自定義輸入風格指令

完成上述設置后,系統會自動給出分鏡腳本和關鍵幀方案。

用AI寫一首獻禮歌?這個音樂Agent畫布里,能生成BGM、歌詞和MV,國慶直接全套整活!

用戶既可以直接生成MV,也可以返回修改提示詞再重新規劃,是一套較完整的MV生成流程。

Prompt 4:為慶賀祖國母親76周歲生日,寫一首獻禮歌曲,模仿《我和我的祖國》(聯網模式)

臨近國慶節,我們最后測試了一次更具儀式感的任務:寫一首“獻禮歌曲”。我們選擇“流行勵志正能量風”作為基調。

用AI寫一首獻禮歌?這個音樂Agent畫布里,能生成BGM、歌詞和MV,國慶直接全套整活!

生成結果顯示,Tunee給出的人聲與編曲都具備成熟度,AI歌手之間有自然的和聲配合,情緒鋪墊和高潮推進都符合主旋律歌曲常見結構。整首歌的節奏飽滿、旋律大氣,完成度較高。不過可以看出,歌詞部分雖情感充沛,但整體表達稍顯概念化。

▲青春獻給祖國

▲血脈相通的中國心

我們最終選擇了《青春獻給祖國》這一版本,進入MV制作流程,整體與Prompt 3相同:選比例、定時長、挑風格,最后自動生成分鏡腳本與關鍵幀序列。整個流程驗證了Tunee從譜曲、寫詞、演唱、人聲合成、MV視覺渲染的完整能力閉環。

二、從唱鴨到Tunee,團隊力求降門檻

音樂AI Agent不是這支團隊第一次出手。

Tunee背后的核心團隊曾打造過“唱鴨”和“TemPolor”兩款音樂產品——前者讓用戶“不會樂器也能自彈自唱”,后者則主打免版權BGM,在海外獲得一批內容創作者和游戲開發者的穩定使用群體。

過去一年,隨著大模型能力的成熟,Tunee團隊對產品邏輯做了全面重構,并首次明確提出“音樂Agent”的定位。他們試圖用三項關鍵做法,把“音樂創作”門檻進一步拉低。

一是生成流程改為“兩段式”:先理解,再譜曲,而不是一句提示詞直接出結果;

二是對模糊意圖解析能力做了專項訓練,比如“要抖音感”“來點活人味”這類模糊表達,系統會結合時下流行趨勢與子風格結構,生成命中率更高的結果;

三是偏好記憶與上下文跟隨機制上線,用戶可反復修改、追加偏好、對話創作,完整保留“創作過程感”,而非一次性交付。

團隊構成上,93年出生的產品負責人龔天翼反倒是最年長的一位,產品與設計團隊多由00后組成,研發成員中也有不少具備音樂制作背景的“非典型工程師”。

目前,Tunee的內測數據顯示,用戶次日留存超過50%,七日留存接近30%,平均每位用戶已創作超過6段音樂。這組數據讓團隊對“對話式音樂創作”有了更足的信心。

結語:這個假期,你可以和Tunee一起寫首歌

音樂Agent正在成為新一代內容創作者的工具庫成員。Tunee試圖把專業制作流程“打包”進一個對話框,讓“想寫歌”這件事變得像發朋友圈一樣自然。

從實際體驗來看,無論是國慶路上的BGM、Vlog的背景配樂,還是一首儀式感十足的獻禮歌曲,Tunee都能快速理解需求并給出結構完整、風格多樣的音樂方案。

當然,它還有不少“待優化”的地方:歌詞內容目前略顯模板化,視覺風格暫不支持自定義輸入,以及上下文能力不足。但在“AI能不能真正幫用戶做出一首歌”這件事上,Tunee的完成度已經很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