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前瞻(公眾號:robot_pro)
作者?|??許麗思
編輯?|??漠影
機器人前瞻9月24日報道,昨天,在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CIIF)現場,英特爾攜手多家生態合作伙伴,以工業AI為核心概念,展示了在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工業AI與大模型、工業機器視覺、工業控制等領域的前沿解決方案與算力平臺,還發布了基于英特爾? 酷睿? Ultra平臺的具身智能工廠落地案例。
英特爾公司客戶端計算事業部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高嵩介紹,當前,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正加速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具身智能的火熱浪潮更是將工業智能化推向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人形機器人正在從前瞻概念走進真實的工廠車間。
另外,英特爾還在通過加速深化AI在邊緣計算領域的布局,提供從邊緣到云端的全棧式AI解決方案,協同軟硬件創新,幫助企業實現從“制造”到“智造”的躍遷。
一、發布具身智能工廠落地案例,首次實現大小腦融合
展會期間,英特爾攜手安努智能和富臨精工,共同發布了基于英特爾? 酷睿? Ultra處理器的具身智能工廠落地案例,首次實現“大小腦融合”從概念到真實工業場景的跨越,真正將具身智能解決方案從應用落地到工廠。
英特爾中國邊緣計算事業部行業解決方案總經理李巖在介紹采訪時談道,大小腦融合正成為趨勢,機器人空間與功耗受限,如果能把大小腦系統做到一體化,實時性和信息處理效率都會顯著提升,讓機器人更好地完成應有的任務。
在工博會現場,安努智能的輪式雙臂機器人有條不紊地執行物料箱搬運任務。據了解,在實際運行中,搭載酷睿Ultra處理器的機器人系統,在長時間高負荷連續作業中實現了全程零失誤的穩定運行。
富臨精工副董事長李鵬程稱,在驗證過程中,機器人能夠做到連續3個小時搬運800個箱子零故障,到目前累計上萬次的量,依然是零故障。隨著其與合作伙伴在數據收集、訓練等方面的合作,具身智能正在從“技術可行”邁向“經濟可行”。

基于英特爾酷睿Ultra處理器的具身智能方案,通過從雙系統到單系統的遷移,實現系統通訊和時間同步,從芯片層面為業界提供了一個高能效AI、強實時控制的解決方案。
這個方案通過單顆低功耗SoC,將強勁的AI推理能力、高性能CPU計算與工業級實時控制融為一體,讓具身智能系統不再需要依賴獨立的“大腦”和“小腦”模塊。英特爾酷睿Ultra處理器所提供的異構算力,為機器人的實時感知、智能決策與精準控制提供了支撐。
基于酷睿Ultra處理器提供的AI算力與CPU實時運控能力,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在其黑白箱融合具身智能伺服策略中,通過圖神經網絡建模特征匹配,實現了面向通用場景的可泛化視覺伺服控制,有效解決了具身智能系統在復雜環境下對精準控制和快速響應的需求。
現場可以看到,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的機器人正在執行打螺絲任務,展現出較強的精細操作能力。

二、發布全棧工業AI與大模型解決方案,加速智能制造
在工業AI領域,機器視覺、工業控制、工業數字化、具身智能等應用在真實的工業場景中展現出廣闊的潛力與增長空間。IDC預測,到2028年,中國工業企業AI支出將達到900億人民幣,復合年增長率達37.7%。
英特爾通過從邊緣端到數據中心端的全鏈算力平臺,提供了全棧AI解決方案。其中,英特爾酷睿Ultra處理器、Xe內核并集成MXM 矩陣加速引擎的顯卡系列產品與服務器加速器能夠滿足從端到云的AI與大模型部署需求,從機器視覺到工業大模型部署,覆蓋檢測、代碼生成、RAG、環境監控等多元場景,助力客戶在成本、功耗和尺寸上實現顯著優化,加速工業AI更大規模的落地與部署。
在工博會現場,英特爾與眾多合作伙伴一起,展示了從助力傳統工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到引領具身智能的進展。
英特爾工業電腦優選項目(PIPC)凝聚了英特爾在工業級芯片、邊緣計算架構及軟件平臺上的核心優勢,通過與生態合作伙伴的緊密協作,為工業用戶提供適配各類工業應用場景的電腦產品和穩定的計算平臺。
結語:具身智能關鍵在于場景化落地,英特爾正積極探索更多潛在應用場景
關于具身智能,關鍵不在于“炫技”,而在于如何實現真正的場景化落地。英特爾中國行業與解決方案業務部總經理王景佳介紹,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應用仍在工業制造領域,無論是從功能實現還是成本效益來看,都具備率先拓展的條件和優勢。與此同時,英特爾也在積極探索物流、教育等更多行業的潛在應用場景,讓具身智能在更廣泛的社會場景中釋放價值。
從更長遠的角度看,人形機器人的出現并不是為了取代人,而是為了解放人,承擔那些重復、繁重甚至危險的工作,讓人類能夠從低價值勞動中解放出來,投入到更具創造性的環節之中。這一理念不僅展現了具身智能的發展方向,也凸顯了其社會價值。
未來,英特爾將繼續通過推動開放平臺和先進AI技術與產業場景的緊密結合,攜手生態伙伴加速創新方案的落地。隨著技術成熟與應用深化,具身智能有望引領工業與社會邁向更高水平的智能化,為“制造”走向“智造”提供堅實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