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模型訓練與推理需求的爆發式增長,AI算力已成為支撐大模型時代的核心基礎設施。

然而,在算力規模快速擴張的同時,“存算力失衡”這一結構性矛盾日益凸顯。算力芯片不斷迭代,性能持續提升,但數據存儲、訪問與傳輸的速度卻難以與之有效匹配,導致寶貴的算力資源難以充分利用,已成為阻礙AI創新和應用落地的關鍵瓶頸。

以AI Rack和超節點為代表的高密度算力基礎設施,通過系統級架構創新,實現了計算、存儲與高速互聯網絡的高度整合與協同優化,被視為解決存算運力失衡、提升算力效率的關鍵路徑。

8月20日19點綠算技術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孟坤博士將以《存算運力失衡下,高密度算力的底座構建》為主題,在智猩猩公開課以視頻直播形式進行超節點與智算集群系列第9期的講解。

本次公開課中,孟坤博士將首先介紹國內外算力的發展現狀,剖析存算運力失衡問題,并展望未來算力發展趨勢。隨后,他將從多資源協同、集中調度調配、軟硬件層資源優化等多個維度,給出解決算力問題的建議。最后,孟博士將系統講解高密度算力底座的構建思路,涵蓋算力結構、硬件層構成、GPU互聯、網絡互聯、存力與算力的有效匹配以及軟件層優化等核心要素,并深入分析算力集約化、模塊化、模組化設計帶來的價值。

存算運力失衡下,高密度算力的底座構建

公開課內容

主題:存算運力失衡下,高密度算力的底座構建
提綱:
1、國內外算力現狀及存算運力失衡問題
2、國內外算力的未來發展方向
3、解決算力問題的五個建議
4、高密度算力的底座構建
5、算力集約化、模塊化、模組化的價值

主講人

孟坤博士,綠算技術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副教授,電子數據司法鑒定人,國家網信辦項目評審專家;主持研發超100Gb NVMe-OF高性能全閃存儲設備,已在超算、AI計算及全流量線速分析等場景成功應用;主持研發物理特性(PUF)驅動去中心身份標識與認證機制,應用于數據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

直播時間

8月20日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