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編譯 | 金碧輝
編輯 | 程茜
智東西7月2日消息,據外媒The Information昨天報道,AI編程工具開發商Anysphere正從Anthropic處挖角其Claude Code項目核心負責人鮑里斯·切爾尼(Boris Cherny)和產品經理凱特·吳(Cat Wu),Anysphere本周確認已成功聘請兩位高管。
鮑里斯?切爾尼作為Claude Code技術負責人,主導從終端實驗工具到正式產品的技術架構搭建,確立其終端運行與跨文件編輯能力,并撰寫開發實踐指南;凱特?吳擔任產品經理期間,推動代碼審查功能升級至主觀問題檢測層面,主導產品規劃與迭代以貼合開發者需求。
▲Claude Code項目核心負責人鮑里斯·切爾尼(左)和產品經理凱特·吳(右)(圖源:Latent Space)
由OpenAI前高層達里奧·阿莫迪(Dario Amodei)于2021年創立的Anthropic,其旗艦產品Claude系列模型不斷進化,在日本電商巨頭樂天(Rakuten)的實際應用中,借助Claude Code,新功能上線時間從24天縮短至5天,在1250萬行代碼庫的復雜開源項目重構里,實現7小時連續自主編碼,準確率高達99.9%。
而在此時,Anthropic的年化營收已飆升至4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400億元),較年初暴漲近4倍。
Cursor部分核心功能,特別是代碼生成與錯誤修復等關鍵模塊,直接運行在Anthropic的基礎模型Claude 3.5 Sonnet之上,由此形成深度技術依賴。
今年6月,Cursor年經常性收入超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 35.73 億元),并且在短短兩個月內,估值激漲280%。
▲Anthropic首席執行官達里奧·阿莫迪(Dario Amodei)
一、Cursor連挖兩員大將,Anthropic代碼業務負責人跳槽
據外媒報道,Cursor的開發商Anysphere本周確認已成功聘請Anthropic代碼產品Claude Code的技術負責人鮑里斯?切爾尼(Boris Cherny)擔任首席架構師,同時任命產品經理凱特?吳(Cat Wu)為產品負責人。
在外媒看來,Cursor當前的開發環境仍需高度依賴Anthropic的AI模型,而此次挖角的核心人員正是Anthropic代碼產品的技術與產品負責人。
據外媒透露,Anthropic在去年的內部測試中,Anthropic的代碼生成能力甚至超越了行業巨頭OpenAI。
據The Information昨天發布的報道,Anysphere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產品官蘇阿萊赫·阿西夫(Sualeh Asif)在某聲明中仍將Anthropic稱為“最緊密的合作伙伴”,并透露雙方正推進Agent功能的聯合開發,該技術專注于自動化多步驟編程任務,如代碼規劃、修改、測試全流程。
二、雙雄營收飆漲:Cursor兩月收入翻倍,Anthropic月入33億
Anthropic當前的月營收達4.3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33.3億元),年化規模約5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400億元),較1月份激增30倍。
Cursor月度經常性收入飆升至4200萬美元(約2.9億人民幣),較5月水平增長150%。
然而,高昂的運營成本與增長同步攀升。據外媒報道,Anthropic預計今年現金消耗將達3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240億元);Cursor雖估值至9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711億元),較去年12月的26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186.02億元)暴漲281%,但成本壓力仍在持續加劇。
結語:日耗6600萬,AI編程高增長背后的成本困局
隨著亞馬遜AWS、OpenAI相繼入局AI編程工具,Cursor與Anthropic的競合關系可能透露出行業共性矛盾,技術擴散既催生生態繁榮,也可能加速同質化競爭。
日均超6600萬人民幣的燒錢壓力,正倒逼AI編程工具商加速商業化突圍。面對相同成本重壓,Cursor與Anthropic選擇截然不同的路徑。
Cursor押注用戶體驗,通過砍掉復雜配置,通過“對話即代碼”的極簡界面吸引增量用戶,5個月內付費用戶激增300%;Anthropic憑借Claude Code成功重構樂天1250萬行代碼的技術背書,深耕企業場景,證明技術落地能力可能已成生存關鍵。
來源:Th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