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作者 | 云鵬
編輯 | 漠影

蘋果智能穿戴大招,海量來襲!

智東西6月30日消息,知名分析師郭明錤剛剛發布了蘋果Vision系列和AI眼鏡的最新產品路線圖預測(2025年-2028年),蘋果首個AI眼鏡,預計將在2027年第二季度發布。

根據郭明錤預測,蘋果首款AI眼鏡的年出貨量在300-500萬部或以上,音頻、拍照、AI交互這些功能都會有,可能會支持手勢交互。帶顯示功能的XR眼鏡預計2028年下半年量產,顯示技術為LCoS與光波導,支持彩色顯示。

蘋果輕量版Vision Air預計2027年三季度量產,要比Vision Pro輕40%以上,售價大幅降低;二代Vision Pro預計在2028年下半年量產,會采用新的外觀設計。

一年500萬部!蘋果首款AI眼鏡終極曝光,要引爆整個行業?

▲蘋果Vision系列和AI眼鏡的最新產品路線圖預測(2025年-2028年),來源:郭明錤

在小米正式入局AI眼鏡大戰后,業內對其他終端巨頭何時加入戰場十分關心。每當蘋果入局一個新的賽道,都會極大帶動相關領域產業鏈的發展,甚至直接引爆該賽道,蘋果的XR路線圖,對產業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

郭明錤首先拋出了5個關鍵結論:

1、蘋果2026年沒有新款頭顯,預計從2027年開始發布多款新品。

2、蘋果將頭戴產品視為下一個消費電子關鍵趨勢,目前至少有7個項目處于開發中,包括3個Vision系列與4個AI眼鏡系列。其中5個產品有明確的開發時間表,2個尚未確定。

3、在蘋果頭戴產品中,率先實現大量出貨的產品是類似Ray-Ban Meta的AI眼鏡,預計2027年出貨量為300-500萬部或更多。由于蘋果的加入,2027年該類型AI眼鏡的市場規模可能超過1000萬部,成為值得關注的新趨勢。

4、蘋果的Vision系列與AI眼鏡的優勢在于強大的硬件開發能力與生態整合,面臨的挑戰則是AI操作系統與軟件層面的優化。

5、在蘋果推出具備顯示功能的AI眼鏡之前,將有多個品牌為搶占先機、提升曝光度而率先推出同類產品,但由于技術與設計仍有改進空間,預計未來2年內該類產品僅屬于小眾市場的利基產品。

郭明錤根據調查給出的蘋果頭戴產品路線圖預測:

1、 Vision系列(XR頭顯類型)
(1)Vision Pro M5版本:
·預計3Q25開始量產,推估2025年出貨量為15-20萬部
·處理器從M2升級至M5,其余規格維持不變
 ·此產品仍為利基市場,推出目的是維持曝光度、持續經營生態、降低相關零組件庫存,以及探索XR頭盔應用

(2)Vision Air:
·預計3Q27量產
·全新外觀設計,重量顯著較輕(預計較Vision Pro輕40%以上)
·采用iPhone最頂級處理器
·減重關鍵在于用塑膠取代玻璃、大量采用鎂合金(鈦合金成本太高),以及減少傳感器數量
·售價顯著低于Vision Pro

(3)全新設計Vision Pro 2代:
·預計2H28量產
·全新外觀設計,重量顯著較輕,售價更低
·采用Mac等級處理器

2、 AI眼鏡類型
(1)類似Ray-Ban的產品:
·預計2Q27量產,推估2027年出貨量為300-500萬部或以上
·鏡框與鏡架有多種材質可選擇
·操控方式為聲控與手勢偵測
·無顯示功能,關鍵功能包括:耳機、照相、錄影,與AI環境感測
 ·此類型產品未來可能會取代部分TWS與手機拍照功能,為短期內成長能見度最高的AI眼鏡類型產品,預期2027年全球各品牌總出貨量可超過1,000萬部

(2)XR眼鏡:
·預計2H28量產
·操控方式為聲控與手勢偵測
·顯示技術為LCoS與光波導(Waveguide),支援彩色顯示
·AI為此類型產品的關鍵功能
·有另一個同類型產品開發中,量產時程更晚,能見度更低

(3)顯示器配件:
·此產品原本預計于2Q26量產,已于4Q24暫停,目前仍在討論產品未來定位與規格,有可能會重新開案
– 此產品透過有線連結,將蘋果硬件產品(如iPhone)的畫面顯示在眼鏡上
·顯示技術采用Birdbath光學,支援電致變色為另一賣點
 ·蘋果認為此產品無競爭優勢故停止開發。例如,以重量而言,此產品約120-130g,但目前市面上其他競爭對手的產品均在100g以下

結語:蘋果XR版圖逐漸清晰,小步快跑能否后發先至?

雖然此次爆料的蘋果XR設備路線圖并非官方,但郭明錤對蘋果產品的爆料準確率一向較高,具有較高參考價值。從郭明錤預測中我們可以看到,蘋果對AI眼鏡品類是十分重視的,也有比較明確的規劃,但蘋果在規劃節奏上依然要慢于其他安卓廠商,與折疊屏類似。

新品類涌現時,蘋果通常都不是最先入局者,其往往會等待產品形態被驗證成熟后再進場。與此同時,蘋果進場往往會徹底引爆市場,比如當年的TWS耳機。毫無疑問,蘋果的入局對AI眼鏡賽道必然帶來巨大影響,也將帶動這一市場快速向前,對于各路玩家們來說,機遇與挑戰并存。

來源:郭明錤X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