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編譯 | 江宇
編輯 | 漠影
智東西6月19日消息,今日,以色列互聯網科技巨頭Wix宣布,其以8000萬美元現金(約合5.8億元人民幣)收購本土AI初創公司Base44,這也是Vibe Coding領域的第一筆并購交易。
該項目由31歲的創始人Maor Shlomo領導,他與團隊的其他8名成員自2024年12月成立以來,未接受任何外部融資。據創始人Shlomo公開數據顯示,Base44在成立第六個月即實現盈利,2025年5月凈利潤達18.9萬美元(約合137萬元人民幣),且日常開支中包含大量大模型調用費用。

Wix方面確認,Base44團隊的8名員工將在此次交易中獲得2500萬美元的留任獎金(約合1.8億元人民幣),但未透露獎金發放的具體期限及條件。

一、6個月增長至25萬用戶,未融資即盈利
Base44的創始人Maor Shlomo是一位以色列程序員,過去曾創辦數據分析公司Explorium,曾獲得過Insight Partners投資。
他在X(前Twitter)和領英(LinkedIn)上全程記錄Base44從副業構想到盈利產品的全過程,吸引了大批開發者及投資人關注。
他也成為“AI獨立開發”圈內的代表人物之一。
Base44的用戶增長幾乎全靠口碑傳播。上線首月即突破1萬用戶,六個月累計用戶數達25萬。
Shlomo將Base44稱作“一場登月式實驗”,目標是“讓每一個人,無論是否具備編程能力,都能構建完整的軟件系統”。
該平臺最初只是他的一項副業嘗試,從創意到上線的全過程,均由Shlomo個人主導完成設計與開發。
在構建底層AI能力時,Shlomo因認為OpenAI模型成本過高,最終選擇通過AWS平臺接入Anthropic旗下的Claude大模型。
他還在社交媒體上公開分享了具體的成本控制方式,引發業內廣泛關注,也因此受邀在AWS特拉維夫開發者大會上進行現場演示。

與同類“vibe-coding”產品相比,Base44在產品功能上更接近企業級應用,支持多種用戶認證機制,并集成短信、郵件、地圖接口與數據分析模塊。
目前,Base44已與eToro、Similarweb等以色列本土知名科技公司達成合作。
市面上也有如Adaptive Computer等功能相似的產品,但Base44憑借其更快的產品打磨節奏與商業閉環能力,在短時間內脫穎而出,成為該領域增長速度最快的代表之一。
二、Base44無法支撐未來擴展,Wix成功“撿漏”
收購消息一經發布,Shlomo在領英貼文中解釋了出售原因。他稱Base44當前的發展已“跑到極限”,“接下來所需的資源和體量,已不是自然增長所能承載的”。
他還寫道:“既然我們靠自籌資金都能走到這一步,我很期待在資源到位之后,我們的速度還能提升到什么程度。”

對Wix而言,此次收購則是其從“零代碼建站平臺”(no-code website builder)邁向“AI驅動的全功能軟件生成平臺”的關鍵一步。
相比之下,OpenAI在2024年以30億美元(約合218億元人民幣)收購的Windsurf,同樣是一家支持AI自動生成前后端應用的平臺,創立時間為2021年。
Wix此次“抄底”Base44的成本,僅相當于OpenAI收購金額的三十分之一。

結語:“一人獨角獸”仍是傳說,但這次沒那么遙遠了
Base44的估值遠未達到獨角獸標準,但它的出現讓“一人獨角獸”的概念,首次有了具象的參照。
一個人主導開發、8人團隊、沒有融資、6個月盈利、最終以8000萬美元被收購,這一切都發生在現實中,不是創業者的設想。
它未必可以復制,但在AI日益強大的當下,那些過去看起來不切實際的故事,也可能正在某處發生。
來源:TechCru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