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2025中國AI算力大會將在北京中關村東升科技園萬麗酒店正式舉行!
作為智一科技旗下智猩猩與智東西共同發起主辦、芯東西協辦的首屆AI算力大會,本次大會邀請到近30位重量級嘉賓與會帶來致辭、報告、演講和對話,全方位解構DeepSeek引爆的AI算力變局。同時,大會也是“智領未來”北京人工智能系列活動之一。
2025中國AI算力大會設有主會場、分會場和展覽區。其中,主會場將進行高峰論壇、AI推理算力專題論壇和智算中心專題論壇,分會場全天將分別進行智算集群異構混訓技術研討會、超節點技術研討會。其中,分會場的兩場研討會為閉門制,主要面向持有閉門專享票、貴賓通票和定向邀請的用戶開放。
同時,Alluxio、研惠通、惠普、白山云科技、中昊芯英、中科加禾、科華數據、行云集成電路等8家企業將在展覽區帶來最新技術產品展示。
經過近2個月的認真籌備,目前大會的最終議程已經敲定,今天正式進行公布。
一、主會場議程公布,全方位解構DeepSeek帶動國產AI算力突圍和崛起
大會主會場今年設計了高峰論壇、AI推理算力專題論壇與智算中心專題論壇三個板塊。其中,高峰論壇從產業鏈視角,對AI算力的重大趨勢、關鍵變量和創新動向予以關注,并邀請關鍵玩家進行分享,而同期的高端對話將探討國產AI算力的突圍與崛起。下午的兩場專題論壇,則將聚焦于需求暴漲的AI推理算力,以及智算中心的變化與走向。
目前主會場三個板塊的議程也已全部敲定,16位嘉賓將帶來致辭、報告、演講與對話。

大會伊始,智一科技聯合創始人、CEO龔倫常將首先代表主辦方上臺致辭。開場報告則邀請到了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大所副所長栗蔚帶來。栗蔚副所長負責云計算、開源、數字化轉型、算力互聯網和算力服務等工作,編寫相關國際和行業標準50余項,此次報告的題目為《AI云智算發展》,令人期待。
接下來的演講環節將由五家國產AI算力一線企業的創始人和技術決策者共同帶來。
摩爾線程副總裁王華將以《基于FP8的國產萬卡集群訓練》為主題,分享摩爾線程萬卡集群實踐經驗,講述國產GPU在實際部署中的挑戰與難點,以及闡述摩爾線程軟硬一體的集群解決方案的優勢與關鍵特性。
大會組委會也首次邀請到中昊芯英創始人及CEO楊龔軼凡出席。楊龔軼凡深耕高端芯片研發設計領域10余年,曾在Google作為芯片研發核心團隊深度參與Google TPU 2/3/4的設計與研發,在甲骨文公司參與、主導了12款包括SPARC T8/M8在內的頂級高性能CPU的設計與產出。此次演講,將以《從GPU到TPU,同等制程3-5倍性能躍升的AI芯片演進之路》為主題進行深入分享。
超節點能夠有效提升算力密度,降低模型訓練和推理成本,是未來人工智能實現大規模產業化的核心依托。魔形智能科技創始人、CEO徐凌杰將分享超節點如何重塑算力基礎設施。
編譯技術作為AI軟件生態的重要一環,從指令優化到硬件適配,從芯片性能挖掘到應用場景適應,編譯技術的工程化應用不斷推動AI基礎設施的完善。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中科加禾創始人崔慧敏博士將圍繞《編譯技術在AI基礎設施構建中的演進》帶來主題演講。
大模型技術蓬勃發展,但大參數模型陷入落地困局。企業在大模型落地過程中面臨著成本高、多種硬件生態適配復雜、資源靈活調度困難等多重挑戰。趨境科技研發負責人陳祥麟將以《大模型推理優化的創新實踐——千億大模型私有化門檻降低10倍》為主題,對MoE大模型的架構進行深入解析,并探討大模型推理的創新路徑,以及如何通過開源框架KTransformers實現單卡運行千億大模型。
高端對話將在高峰論壇壓軸進行,由智一科技聯合創始人、智車芯產媒矩陣總編輯張國仁主持,與中昊芯英創始人及CEO楊龔軼凡,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中科加禾創始人崔慧敏,魔形智能科技創始人、CEO徐凌杰三位嘉賓,共同探討“國產AI算力的突圍與崛起”。
在AI推理算力專題論壇上,行云集成電路聯合創始人、CTO余洪敏將以《大模型一體機的設計思考與實踐》為主題,分享行云集成電路在褐蟻大模型工作站中的設計實踐、對軟硬件協同創新實現高質量大模型普惠的思考,以及高質量大模型推理芯片和硬件的機遇和挑戰。
隨著AI大模型應用的井噴式發展,AI計算與推理正加速從云端下沉至終端。PC、手機、機器人、XR設備及智能汽車等消費級終端,成為了AI落地端側的關鍵載體。NPU作為端側算力的核心引擎,憑借其架構優勢持續突破算力天花板,驅動著大模型分布式部署與場景化應用的實現。安謀科技產品總監鮑敏祺將以《端側AI應用“芯”機遇,NPU驅動終端算力躍遷》為主題帶來分享。
之后,實在智能合伙人、核心算法負責人歐陽小剛將聚焦于智能體技術及其在端側的創新應用前景,探討如何突破算力、功耗與模型部署的限制,將Agent能力下沉至手機、PC等端側設備,主題為《實在Agent智能體技術及端側應用探索》。
白山云科技智算產品研發負責人李金鋒將圍繞《構建邊緣算力推理服務的技術突破與實踐》這一主題,分享全球分布式邊緣節點技術能力,并重點講解白山云科技的異構資源彈性調度、智能網關全網調度、算力單元推理優化以及模型加載優化四大核心技術與應用實踐。
在GenAI驅動的數據密集型場景下,傳統數據湖架構面臨巨大挑戰。Alluxio首席架構師傅正佳則將以《GenAI時代,基于Alluxio構建高性能的AI數據湖底座》為主題,探討Alluxio如何解決AI數據湖的IO瓶頸、優化多云/混合云數據流動,并結合行業案例展示其在訓練和部署加速、成本優化和運維提效中的關鍵作用。
在智算中心專題論壇上,浩云長盛集團首席增長官CGO趙亮將首先帶來演講,主題為《智算時代對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帶來的變革》。算力目前已經出現結構性過剩,智算產業正在從重算力建設的的上半場,進入場景和應用為主的下半場。上海矩向科技創始人兼CEO黃朝波將以《智算產業轉型之路:從擴生產到促消費》為主題,深入探討從算力到模型再到應用的全棧賦能。傳統硬件堆砌式的智算中心無法滿足AI爆發式增長的需求,軟件定義AI算力是構建高效、靈活、可持續智算中心的關鍵路徑。最后,趨動科技技術總監張增金將深入探討“軟件定義AI算力”的核心理念,并分享頭部企業在構建智算中心過程中,通過軟件定義手段實現AI算力的高效調度與管理的實踐經驗與成果,主題為《如何構建軟件定義AI算力的智算中心》。

二、分會場議程出爐,兩場技術研討會深入剖析智算集群異構混訓與超節點
本次大會的分會場繼續沿襲技術研討會的安排,今年帶來了兩場,分別聚焦智算集群異構混訓,以及被視為DeepSeek時代算力核彈的超節點。目前,兩場技術研討會的議程也已經全部確定,10位技術專家、研究人員與分析師將參與報告分享和Panel討論。

今年5月,工信部印發《算力互聯互通行動計劃》。《行動計劃》提出,到2026年,建立較為完備的算力互聯互通標準、標識和規則體系;到2028年,基本實現全國公共算力標準化互聯,逐步形成具備智能感知、實時發現、隨需獲取的算力互聯網。而在行動計劃具體方案中,更是把推動多元異構算力業務互通,以及推動多元異構智算集群混訓明確列為了算力業務互通創新行動。
為此,智猩猩在大會同期組織策劃了智算集群異構混訓技術研討會,并邀請到壁仞科技AI軟件首席架構師丁云帆,中國移動研究院網絡與IT技術研究所技術經理、主任研究員王升,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AI框架研發負責人敖玉龍,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編譯計算與國產化團隊負責人裴芝林,商湯大裝置技術產品總監劉葉楓帶來主題報告。五位技術專家和研究人員,將圍繞異構混訓與異構混推實現異構算力互連互通、異構混訓關鍵技術、基于FlagOS的全棧開源高效異構混訓系統、DeepLink的研究與突破、異構集群優化與調度進行深入講解。敖玉龍博士還將擔任研討會的嘉賓主持。()
以華為CLoudMatrix 384為代表的超節點,越來越被認為是DeepSeek時代中國在AI算力領域的“核彈級創新”,為國產AI算力的突圍和崛起開辟出了一條路徑。而超節點背后有哪些關鍵技術、產業各方從不同維度做的摸索和創新進展如何?大模型時代,超節點將如何推動全球AI算力格局的變化?對超節點這一核彈級創新進行探討顯得尤為必要。
為此,在2025中國AI算力大會同期,智猩猩在下午分會場組織了這場超節點技術研討會。目前,研討會已經邀請到阿里云基礎設施異構硬件和系統及解決方案資深總監盧曉偉,中國移動研究院網絡與IT技術研究所技術經理王鵬,奇異摩爾首席網絡架構專家葉棟,曦智科技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孟懷宇4位技術專家參與,將圍繞超節點的基礎設施挑戰與機遇、硬件探索、網絡基礎架構以及光互連光交換技術帶來主題報告。研討會及圓桌Panel將由中信建投證券科技行業首席分析師閻貴成主持。()

三、報名通道臨近關閉 余票有限速來搶票
大會設置了四類電子門票,分別是主會場觀眾票、主會場VIP票、閉門專享票和貴賓通票。會場座位分布如下。

持主會場觀眾票、主會場VIP票可參加三場主會場會議(高峰論壇、AI推理算力專題論壇、智算中心專題論壇)。持有閉門專享票、貴賓通票,除了可參加三場主會場會議,還可參加兩場分會場研討會(智算集群異構混訓技術研討會、超節點技術研討會)。詳細權益,可通過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直達官網了解后,進行購票或免費申請主會場觀眾票。
再次提醒!!觀眾報名通道臨近關閉。著急的朋友,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小助手“雪梨”進行購票或免費申請主會場觀眾票。已添加過“雪梨”的老朋友,可以給“雪梨”私信,發送“AI算力”即可報名。
已經申請或購買了門票的朋友們,近期請注意查收來自小助手“雪梨”的微信通知(優先微信,并輔以短信或電話)。屆時請務必及時查看并保存您的電子門票,這是現場參會簽到需要的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