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邦(公眾號:allplusai)
作者 |? 楊暢
編輯 | ?漠影

我們可以看到AI正在落地到千行百業中:在醫院里,醫生利用AI來輔助醫療影像診斷;在安防監控中心內,管理人員利用AI來對海量高清視頻數據進行分析;在藥物研究企業中,研究人員利用AI來進行藥物研發。與此趨勢同時出現的是邊緣端算力需求的持續提升。

普通PC(個人計算機)已經無法滿足AI項目對算力的需求,目前的主要算力來源主要有兩類:公有云和數據中心。其實,在實際的AI開發和AI部署場景中,還有一種算力提供設備可以作為上面兩種算力來源的補充,它就是惠普數據科學工作站,可以提供邊緣端、桌面端等方面的算力補充。

工作站是PC形態的超級計算機。從外觀形態上來看,移動工作站與筆記本電腦的外觀類似,臺式工作站則與臺式電腦主機或服務器的外觀比較一致。從功能上來說,在像AI開發、邊緣計算等專業場景中,工作站的性能更強,能通過其配置的GPU提供給用戶充足的算力。比如,惠普的數據科學工作站,配備1~4塊GPU顯卡,可用于高性能計算、邊緣計算等場景。

讓算力觸手可及:惠普數據科學工作站,滿足邊緣和桌面端算力需求

在過去的40多年里,惠普工作站一直致力于通過提供創新工作站技術,服務不同行業的用戶。目前,惠普工作站重點布局AI和數據科學領域的工作站。隨著AI應用的逐漸下沉,惠普數據科學工作站的哪些優勢逐漸得到凸顯?哪些場景使用數據科學工作站可以獲得更大效益?惠普又是如何布局其數據科學工作站業務的?算法邦與惠普商用產品部業務拓展經理施沖交流,探討惠普數據科學工作站在多領域落地背后的布局思路和產品優勢。

一、主流算力來源之外,提供更多樣的算力補充

AI發展離不開數據、算法和算力。施沖談道其中最緊迫的應該是各行業對于算力的需求。近些年來,算力主要有大型數據中心和云計算平臺這兩個來源,此外還有惠普數據科學工作站這類的算力提供設備作為更多樣的算力補充來源,從而提升用戶的工作效率。

對于有AI開發需求的用戶來說,有些應用或模型開發需要大量的開發人員來合力完成,海量的算力需求與有限的網絡帶寬負荷之間很可能會出現不平衡的矛盾。這種情況下企業就可以在桌面端為其開發人員配備相應的算力,比如使用惠普的數據科學工作站,來緩解算力需求壓力。

對于有AI落地需求的用戶來說,隨著AI落地場景的下沉,他們希望算力設備能夠做在降本增效的同時,有足夠高的易用性。惠普數據科學工作站體積相對小巧,部署簡單,投入成本較低,可以實現AI算力設備部署省時省力還省空間。

施沖說,惠普數據科學工作站相比于邊緣終端,算力更強;相比于塔式服務器,噪音和熱量更低;相比于用戶DIY主機,性能和硬件穩定性更高。雖然幾種設備之間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惠普數據科學工作站更適高性能計算、邊緣計算場景。

二、四類數據科學工作站賦能三大場景

施沖談道,目前惠普數據科學工作站主要是面向三類場景:大型互聯網公司、學校和自動駕駛企業。

在大型互聯網公司中,開發者數量眾多,云端算力或數據中心算力遠不能滿足其AI開發和推理的需要,還需配備邊緣端的算力。工作站正好可以提供相應的邊緣算力,來提升開發效率。

隨著AI的發展,更多高校開始開設人工智能專業,學生數量不斷增多,這一群體也有對算力的需求。之前,很多學校是選擇建數據中心來滿足這一需求的,隨著對邊緣端算力需求的提升,工作站成為學校進行數據科學研究的更高性價比設備之一。

在自動駕駛企業中,開發團隊同樣龐大,對算力的需求類似互聯網企業,需要配備邊緣端的算力設備。

施沖補充道,惠普數據科學工作站可以在很多下沉場景中使用,比如說,五六線城市的智慧交通場景中,使用機柜或者上云費用都不低,而且機柜容易有高噪音,上云對網絡要求高,都不太適合于日常的AI應用部署。這種情況下,使用惠普數據科學工作站就獲得更高性價比的算力供應。此外,惠普在五六線城市也有服務網點,為工作站的維保提供便利,給邊緣算力供應增加了一層保障。

根據配備的GPU等的配置不同、主要應用的場景差異等,惠普數據科學工作站主要分四類:

讓算力觸手可及:惠普數據科學工作站,滿足邊緣和桌面端算力需求

第一類是可滿足桌面端算力需求的工作站,包括Z2 Mini G9、Z2 SFF G9、ZBook Firefly等,普遍搭載單塊GPU,例如Z2 Mini G9配備的是單塊NVIDIA RTX A 2000顯卡,相對更輕薄,主要面向邊緣計算和數據采集場景。

第二類同樣是搭載單塊GPU的工作站系列,主要是面向算法推理、訓練和VR開發場景,像Z1 G9、ZBook Studio、Z2 Tower G9等,比如ZBook StudioG9配置的是NVIDIA RTXA5500等顯卡,性價比更高。

第三類是針對對性能要求比較高用戶的工作站系列,一般搭載2塊GPU,例如ZCentral 4R、Z6、Z4等,可配備NVIDIA RTX A6000顯卡。

第四類是搭載4塊GPU的工作站產品系統,既可以單機完成高負荷的算力任務,也可以用來進行算力的多用戶共享,比如Z8等。

惠普的數據科學工作站是其Z系列工作站中的專門面向數據科學領域設計的工作站,是惠普當下的布局重點。惠普在工作站領域已經布局40余年,其第一款工作站產品是在1977年推出的。2009年惠普發布其第一代Z系列臺式工作站,將先進的模塊化設計理念融入其中。2018年,惠普正式將Z系列作為惠普的子品牌、惠普工作站的品牌向外推出。一年后,惠普擴大其工作站產品服務領域的布局范圍,決定深耕數據科學領域。

三、共建聯合解決方案,惠普豐富工作站生態

惠普還聚焦一些典型的AI落地場景,與該細分領域的企業合作,構建AI聯合解決方案,以一站式方案的形式提供給最終用戶。比如,在智慧工業領域,惠普與極視角科技推出了工業智能感知平臺解決方案;在AI實踐教學領域,惠普與星環科技一同打造了計算機視覺模型生產實踐教學平臺方案;在智能汽車領域,惠普與深信科創科技聯合開發了自動駕駛仿真測試云平臺方案;在數據安全領域,惠普與洞見共同推出隱私計算平臺方案;在生物制藥領域,惠普與深勢科技推出了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平臺方案……。

施沖說,在數據科學工作站生態建設方面,惠普除了進行AI合作伙伴招募,開展類似上述聯合解決方案開發的實踐外,還持續從實戰測評、直播課程等方面提供給開發者和用戶更具深度的專業內容支持。

結語:讓算力更觸手可及

根據IDC數據,2021年,中國邊緣計算市場規模同比增長63.1%;IDC還預測,未來五年,全球算力規模增長將超50%。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產業數字化轉型加速,邊緣算力需求明顯。

相比于上云或者使用數據中心,工作站的算力更便捷和易用。惠普的數據科學工作站不僅針對不同層次的算力需求進行了多樣化的產品布局,還與AI企業合作給出了一站式的解決方案,持續深耕邊緣計算和高性能計算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