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作者 | ZeR0
編輯 | 漠影
智東西7月6日報道,今日,國內機器視覺龍頭凌云光成功登陸科創板,股票代碼為688400。

其發行價格21.93元/股,發行市盈率64.43倍,上市開盤大漲52.67%,收盤價34.08元/股,漲幅55.40%,總市值達到153億元。
截至2021年,公司總資產260,031.51萬元,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243,611.99萬元,凈利潤17,299.69萬元。公司本次發行A股自2022年7月6日起在上交所上市交易。
凌云光以光學創新為基礎,長期從事機器視覺及光通信業務,戰略聚焦機器視覺業務,自研形成了光學成像、智能軟件、智能算法與精密控制四大技術平臺,為客戶提供核心視覺器件、可配置視覺系統與智能視覺裝備等產品與解決方案。
▲凌云光行業解決方案與對應產品
招股書顯示,根據中國機器視覺產業聯盟統計,凌云光在2020年位居中國機器視覺行業銷售額第一。2019年-2021年,凌云光營收分別為14.31億元、17.55億元、24.36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39億元、1.31億元、1.73億元。
在消費電子領域,凌云光長期服務于蘋果、華為、小米的產業鏈,與鴻海精密、瑞聲科技、歌爾股份等知名電子制造廠商建立長期合作關系。
在新型顯示領域,其產品應用于京東方、華星光電、天馬、維信諾、無錫夏普、群創光電等行業領先客戶的面板產線。
▲凌云光服務的部分客戶及合作伙伴
在印刷包裝領域,凌云光是國內標簽、軟包裝、紙盒包裝等市場的主流供應商,產品銷往超15個海外國家和地區;在新能源領域,其產品廣泛服務于福萊特、寧德時代、信義集團等行業龍頭。
此外,凌云光的產品也被應用于地鐵、動車、機車等智慧交通領域,其立體視覺系列產品和“數字人”產品開始在文娛領域落地。
▲視覺器件
由于凌云光還代理銷售境外知名品牌的光纖器件與儀器、視覺器件產品,與烽火通信、銳科激光等行業知名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并服務于江蘇有線、中國廣電等廣播電視網絡公司。
凌云光本次IPO擬募資15億元,用于以下項目:

一、57歲北交大博士創業,被評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凌云光成立于2002年8月,現在的實際控制人為姚毅及其配偶楊藝。
姚毅1965年7月出生于四川,本科就讀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前身西北電訊工程學院,學激光技術專業,畢業后繼續留校深造,攻讀電子物理碩士,后赴北方交通大學,獲通信電子與系統博士學位。北方交通大學便是現在的北京交通大學。
▲凌云光董事長、總經理姚毅
畢業起初,姚毅留校任北京交通大學光波所教師,1997年7月至2002年8月任凌云光執行董事、經理,2002年8月至2020年9月任凌云光有限董事長,之后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至今。
其配偶楊藝出生于1970年5月,1992年7月畢業于清華大學工程物理專業,畢業后任北京核儀器廠技術員,1994年7月到美國EG&G公司任中國代表處營銷部經理至1996年8月,繼而籌備設立凌云光并在其設立后擔任監事。2002年8月至2020年9月,楊藝任凌云光有限董事、經理,之后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至今。
▲凌云光董事、副總經理楊藝
迄今,凌云光已深耕機器視覺產業鏈將近20年,形成了先進光學成像、軟件與算法、精密機械與自動化控制,以及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技術平臺。
▲凌云光機器視覺業務發展歷程
成立初期,凌云光在印鈔行業開展自主研發,一方面做人民幣凹印在線檢測、大張檢測等項目,另一方面,與國外領先的機器視覺廠商建立長期穩定的代理業務關系。
在此過程中,該公司奠定了視覺系統自主研發技術能力,并在國內建立了以國外機器視覺技術和產品為基礎,構建多種解決方案服務于多個應用行業的能力。
凌云光從2005年開始打造自主視覺圖像算法平臺,形成了系列軟件和系列產品,服務于消費電子、印刷包裝、新型顯示等工業領域,是蘋果公司、華為、小米等科技公司的供應商。
在持續積累光學成像、算法、軟件的專利技術研發能力的同時,它也開發出一系列可配置視覺系統和智能視覺設備產品,并自研工業相機、光源等核心器件。
▲凌云光可配置視覺系統應用領域及產品形態
2016年,凌云光成為蘋果的優選機器視覺供應商,開始批量提供可配置視覺系統,并擴展了自動化技術,視覺系統開始融合自動化,推出系列生產線體型智能視覺檢測和量測設備。
它也進一步自研智能相機、3D相機、深度學習、通用視覺軟件及GMQM質量管理工業軟件等軟硬件產品與技術,服務于消費電子、新型顯示、印刷包裝、智慧交通等行業的智能制造。
▲凌云光智能視覺裝備應用領域及產品形態
在光通信領域,凌云光自研廣播電視寬帶接入產品,主要服務于羅馬尼亞RCS&RDS、江蘇有線、中國廣電等國內外廣播電視網絡公司。
此外,它還代理銷售境外知名品牌的視覺器件、光纖器件與儀器產品:在機器視覺方面,與國際知名機器視覺器件企業戰略合作,為國內客戶提供國際知名的視覺器件產品及技術支持服務;在光通信方面,代理引進國外先進光纖器件與儀器產品,服務光通信產學研客戶,并與烽火通信、銳科激光等行業知名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
▲凌云光業務及產品矩陣
面向前沿技術方面,凌云光成立“知識理性研究院”,目標打造領先的工業人工智能(AI)技術,進一步構建軟件與算法平臺、先進光學與計算成像平臺、工業AI大數據平臺,開展多種AI算法、計算成像、大數據與認知圖譜等技術研究。
2021年,該公司先是在5月獲評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北京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后在7月被工信部評定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二、國內機器視覺銷售額第一,三年營收56億元
根據Markets and Markets統計,2015年至2020年,全球機器視覺器件市場的復合增長率近14%,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147億美元。
中國市場已成為增長最快的機器視覺市場之一,據中國機器視覺產業聯盟統計,預計2020年至2023年,中國機器視覺行業銷售額將以27%的復合增長率增長,至2023年銷售額將達296億元。
中國機器視覺產業聯盟統計顯示,2020年度,在參與統計的企業中,凌云光為中國機器視覺行業銷售額排名第一的企業。

據市研機構CINNO Research統計,以營收計,2020年,凌云光在中國消費電子可配置視覺系統領域的市場占有率為22.4%,排名第三,僅次于康耐視和基恩士;在中國印刷行業機器視覺智能裝備領域的市場占有率為21.1%,排名第一。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凌云光營收分別為14.31億元、17.55億元、24.36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39億元、1.31億元以及1.73億元;研發費用分別為1.54億元、1.76億元、2.81億元。
▲2019年-2021年凌云光營收及凈利潤變化
其主營業務收入分生產模式構成如下:

其主營業務收入分領域構成如下:

報告期內,凌云光的光接入網業務收入分別為1.57億元、0.92億元、1.21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0.98%、5.26%和4.98%,主要系在國內廣電行業業務發展趨勢下滑的情形下,凌云光對光接入網業務進行了戰略收縮。
報告期內,其光接入網凈利潤分別為-340.92萬元、-1645.81萬元和158.19萬元,剔除股份支付影響后的凈利潤分別為627.32萬元、-665.54萬元和962.69萬元,2020年度出現虧損。
凌云光主營業務毛利率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相關業務毛利率比較情況如下:

可以看到,報告期內,凌云光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4.29%、34.57%和33.38%,2019年度和2020年度毛利率總體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其招股書分析稱,主要原因是凌云光的視覺器件和光通信等代理業務毛利率較低。
凌云光在視覺領域先后獲得三項國家級重大科技獎項:2012年,“立體視頻重建與顯示技術及裝置”項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2016年,公司參與的“新一代立體視覺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019年,公司參與的“編碼攝像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截至2021年年底,凌云光團隊規模達1627人,研發人員占比為36.26%,擁有418項境內專利,另有已申請并獲得受理專利427項,并已取得208項軟件著作權證書,牽頭或參與制定16項國家、行業、團體標準。
▲凌云光的技術層級
三、長期服務京東方,去年向“果鏈”銷售1.9億元
報告期內,凌云光前五大客戶的合計銷售收入金額分別為2.42億元、2.94億元和5.58億元,分別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16.91%、16.77%和22.92%。各期前五名客戶的銷售情況如下:

2020年及2021年,凌云光向蘋果的直接銷售、間接銷售,以及蘋果產業鏈設備商自主決策采購發行人產品,合計分別約為1.6億元和1.9億元。
凌云光從2016年開始成為蘋果在機器視覺領域的優選短名單供應商,蘋果不直接向凌云光下發采購訂單,而是通過其供應鏈的指定設備商向發行人進行采購與付款(間接銷售)。
除機器視覺產品外,凌云光亦向蘋果提供基于上述視覺系統產品的技術服務,助力蘋果相關產線的高效、穩定運行。該部分服務由蘋果向凌云光直接下單采購并付款(直接銷售)。
對于蘋果產業鏈中,非由蘋果直接主導定型、但服務于蘋果產品的廠商,其也使用了凌云光的機器視覺產品,比如工業富聯、瑞聲科技、歌爾股份等,但其采購凌云光產品主要為自主決策,而非依據蘋果直接指定或推薦。
供應方面,報告期內,凌云光從前五大供應商合計采購金額占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33.44%、32.93%和34.85%,具體如下:

四、小米參投,達晨創通、富聯裕展持股超5%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凌云光股權結構如下:

其控股股東為姚毅,實際控制人為姚毅及楊藝。除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之外,直接持有凌云光5%以上股份的股東有達晨創通、富聯裕展。小米基金亦在其股東陣容。
據悉,凌云光也是達晨第一支規模超50億基金中的重倉項目。達晨從市場地位、技術能力、客戶資源、團隊力量等方面綜合考慮,判斷凌云光是當時國內機器視覺領域最佳投資標的,認為對其投資有利于達晨占據機器視覺、3C產業這樣的核心領域和關鍵環節。
凌云光共有7家控股子公司,分別為凌云視界、凌云光子、凌云光國際、蘇州凌云光、凌云天博、凌云光通信、凌云視迅;7家參股公司,分別為富聯凌云光、悟略科技、長光辰芯、湖南長步道光電、上海青瞳、廣聯縱合、北京荷湖。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凌云光共有董事9名,其中3名為獨立董事。

公司監事會由3名監事組成,其中2名股東代表監事由股東大會選舉產生,1名職工代表監事由職工代表大會選舉產生。

公司高管共10人,包括1名總經理(姚毅)、副總經理3名(王文濤、楊藝、趙嚴)、1名財務負責人(顧寶興,兼任董事會秘書)、5名總經理助理(鄔欣然、楊影、印永強、李寧、張見)。
包括姚毅在內,凌云光現有8名核心技術人員,其他7名的具體職務如下:

在公司任職的董事(不含外部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人員,這些關鍵管理人員的2021年度報酬合計為2342.56萬元。
結語:工業機器視覺領域戰況升溫
在工業AI熱潮之下,更多新興廠商及傳統自動化企業進入機器視覺行業,凌云光面臨的競爭環境正變得更為激烈。
在貿易摩擦不斷的大背景下,凌云光在報告期內向境外供應商合計采購金額占采購總額的比例一直超過50%,其相關產品及原材料供應可能會出現不確定性。凌云光需采取措施減輕此類風險的潛在影響。
根據招股書,未來三年,凌云光將通過“凌云服務創品牌”、“明星產品有靈魂”、“績效管理育英才”、“職能支撐創效益”和“事業做大有底線”五大戰略舉措,支撐“健康跨越上規模”的戰略目標。
接下來,凌云光計劃持續以先進光學成像、軟件與算法、自動化等技術創新為基礎,提供高質量、高性價比的產品,尤其是加大在機器視覺領域的研發投入,進一步提高自研業務收入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