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文 |? 漠影
蘋果M1芯片版三款新Mac電腦已經開售,首款基于Arm架構的Mac電腦芯片到底跑起來怎樣,正從發布會上的“PPT”變得逐漸清晰。
在使用M1芯片版MacBook Air幾天后,我的整體感受是,蘋果M1這顆芯片對傳統PC江湖的“破壞力”比想象中要大,在性能、功能上的多個方面,甚至是對傳統PC和蘋果自己前代產品的“絕殺”,這里的傳統PC既包含此前蘋果自家Intel芯的Mac產品,也包括其它品牌的Windows PC。

真有這么厲害嗎?不妨一起來看看幾個關鍵點的具體使用感受,比如性能到底有多強,功耗散熱好不好,在Mac上跑iOS應用是種什么體驗。
一、低調的存在
蘋果這次為M1芯片選擇的機型既能看出一種穩妥的安排,也能看出對M1芯片的自信。
MacBook Air、Mac mini和MacBook Pro(13英寸)雖然不是蘋果Mac序列里性能最強的,但卻是群眾基礎最大的機型。

這款MacBook Air從包裝、到細節基本跟前代產品看不出明顯區別,我對找了一臺2018款的MacBook Air對比,只看到兩出細節差異,一是MacBook Air雖然標配的是30W Lighting口充電器,但支持60W的輸入,也就是有更高功率的充電器也能支持,充電速度能提升一倍,說到這里,這個30W充電器配MacBook Air充電確實不夠快,對待充電這件事,蘋果在Mac和iPhone是一樣的比較“佛系”。

二是鍵盤的方向鍵處左右方向鍵上面做了留白處理,這一改動在上一代MacBook Air的設計中已經調整,一同改變的還有回歸的剪刀腳按鍵鍵盤,鍵程更長,敲擊感覺更舒適。

所以你要明確這是一款搭載M1芯片的Mac,最直接的方式是開機后從系統信息里查看,區分是7核心GPU還是8核心GPU也是從系統信息里的“圖形顯卡”處查看。
二、絕殺一:性能碾壓
蘋果首次出手,把自研Arm架構用到Mac上,性能的強悍超出了對Arm架構芯片一般的認知。
對比2018款MacBook Air的跑分數據顯示,CPU單核性能提升了超過100%,多核性能提升了300%多。

有朋友對比2019款MacBook Pro的數據也顯示整體提升40%左右,M1芯片的綜合性能已經能與配備英特爾i9芯片的現售16英寸版Macbook Pro打一打了。
性能還能通過跑大型軟件的表現來看到差別,一個相同的Final Cut Pro視頻工程文件,在前代MacBook Pro上的處理時間是7分多種,在M1芯片版MacBook Air(這里用的機型是16GB內存版)上只要2分多鐘處理,也就是只有前者的1/3左右。
性能表現看,M1芯片做到了對前代產品的“越級”式碾壓,但這也不表示后面iMac、Mac Pro、MacBook Pro更高階版的性能不會更高,Apple Silicon計劃是將M芯片打造為一個系列,現在看到的M1只是首款芯片,后面根據不同設備的性能、功耗需求,會有匹配的芯片跟上。
這樣來看,要買更高階性能Mac電腦的專業用戶是不是可以再等等了?
三、絕殺二:功耗、續航、散熱碾壓
性能的增強不一定所有用戶都真能“物盡其用”,但功耗、續航、散熱是普通用戶最能感知的。
據說蘋果Silicon團隊在設計M1芯片的邏輯是先設定了功耗目標,再在這個功耗框架內去盡可能地提升性能。
這就有了這樣一個前提,M1芯片的功耗在10W左右,而傳統英特爾芯片Mac的功耗通常在20~40W左右。
這個差別帶來的續航、散熱表現很明顯,在一般使用情況,2~3天一充沒問題(日均使用4小時左右,其中視頻播放2小時左右)。

同時,散熱方面表現從自然體感上是感覺不到發熱的,也很安靜,因為根本沒有散熱風扇。
從短暫的日常使用感受看,Arm架構低功耗的特點在M1芯片搭載機型上已經充分發揮出來。
四、絕殺三:運行iOS應用打開了新世界
早在今年6月蘋果宣布Silicon造芯計劃的時候,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對在Mac電腦上跑iOS應用,也就是把平時我們在iPhone、iPad上跑的應用拿到Mac電腦上跑,充滿了好奇。
親自使用后,發現這確實給iOS應用打開了一個新世界。
在Mac OS上運行iOS應用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去Mac AppStore上去搜你想找的iOS應用,下載運行就可以了,就這么簡單,蘋果在Mac AppStore的首頁還專門做了一個卡片來指引。

試了幾個常見的手機端應用,學習強國、騰訊自選股、財新……等等,都沒問題。
MacOS上跑iOS現在還有一個局限是,應用界面的尺寸是固定的,沒法縮放,也就是沒法發揮Mac比手機更大屏幕的優勢。
但這事也不絕對,比如在iOS上很受歡迎的視頻剪輯軟件LumaFusion,我在Mac上安裝其iPad版后,是可以縮放界面甚至全屏操作的。
這里可能會有人有個疑問,在iPhone上跑得這么香的應用或游戲,在Mac上打開運行有什么稀奇的呢?
也許一個應用在手機上就很方便了,但是如果是這種場景,你一定不會認為在Mac上跑iOS應用沒有意義。
▲在一個桌面運行四款iPhone App
在MacBook Air的主屏幕上,可以不擁擠地同時打開四個iOS應用,或者一個iPhone應用加一個iPad應用。
▲同時運行iPhone和iPad應用
省去了在手機上不斷切換應用的操作,讓好幾個應用同時在眼前跑是不是很爽?
所以iOS應用在Mac上跑的場景,比較合適的是有同時對多個應用使用的情況,二是手機不在身邊,或暫時不想掏手機,直接在Mac上進行操作的場景,比如你想通過Mac來訂個外賣。
還有第三種情況,就是你手上有一臺Mac而沒有iPhone或iPad,想運行iOS的軟件和玩iOS的游戲,是不是連買臺iPad的錢都省了?
很顯然蘋果十幾年iOS生態積攢的幾百萬優秀App、游戲為Mac電腦打開了又一扇充滿可玩性的任意門。
▲跑iPad游戲
目前,Mac上跑iOS應用還不是100%完美,在AppStore里各個應用下也做了標注,提示“未針對MacOS驗證”,另外就是有一些細節的不兼容,比如有些銀行類App的數字輸入不適用電腦鍵盤,需點擊界面上的數字鍵盤,有的應用有時候會有錯誤提示等等。
▲AppStore里的應用提醒
▲一些應用提示
五、關于兼容性的問題
M1芯片版的Mac如何與老款Mac在軟件上進行適配和過渡,是很多普通用戶和專業用戶關注的。
從我的使用看,蘋果自家的全家桶應用最先做了適配,用起來沒有問題。
第三方開發者的App,主流的應用也大都沒什么問題,如果系統和應用是從老款Mac遷移過來的,Mac電腦會用Rosetta這個工具進行一次轉譯適配,來實現可用。
使用中發現,最新版的Adobe PhotoShop雖然安裝官方提示未對Apple Silicon芯片電腦進行適配,但安裝后發現運行沒什么問題。
當然專門針對Apple Silicon芯片優化和適配后,可以將使用中遇到Bug的可能降到更低,同時也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Apple Silicon M1芯片的性能。
結語:打翻舊世界的Apple Silicon
以上是對蘋果Apple Silicon首代芯片M1加持的MacBook Air初步使用的主要感受和發現。
在這個疫情肆虐的2020年,蘋果M1芯片的橫空出世,有于無聲處聽驚雷,打翻舊世界的意思了。
雖然蘋果在發布M1芯片版三款Mac新機時,仍然對Intel芯片保持了很友善的態度。
但顯然用戶身體的選擇會更理性。

同時我們也看到,蘋果Apple Silicon計劃不僅僅是完成Mac產品線芯片自主的使命,在芯片自主給Mac成本帶來較大幅度降低的同時(從M1芯片版電腦新款、老款價格出現倒掛就能看出),也完成了將iOS和Mac OS從底層打通的使命。
M1芯片就像連接MacOS和iOS的一條隧道,可以讓應用、數據、體驗直接打通,相比之下,之前那些跨平臺的分享(AirDrop)、數據互通功能,就顯得有些皮毛了。
雖然個人電腦的發展已經遠沒有智能手機、智能穿戴來得迅猛了,但蘋果通過挖通這條連接兩大生態的底層隧道,依然為蘋果個人電腦的發展打開了一道通往新世界的大門;同時,Arm架構SoC在個人電腦上的性能功耗亮眼表現,同樣會刺激整個PC市場的跟隨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