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文 | 云鵬

麒麟9000是不是最后一顆華為芯片我不知道,但是華為Mate40系列一定是史上最難買的華為手機。

從10月30日上線至今將近半個月,仍然是一機難求。

華為Mate 40 Pro強到無死角?一周深度體驗看到底Pro在哪

究其原因,或許成為絕版的麒麟9000的吸引力自然是一方面,華為的拍照也依舊鮮有對手,同時標準版4999元的起售價格讓更多人有機會嘗鮮。

但經過一周深入體驗,我發現華為Mate40 Pro即使對于我這種比較挑剔的“科技宅”來講,也基本做到了無死角。

可以說,華為幾乎把它的黑科技全部集合在了一部產品里。

華為Mate 40 Pro強到無死角?一周深度體驗看到底Pro在哪

▲華為Mate40 Pro實拍圖

華為Mate 40 Pro強到無死角?一周深度體驗看到底Pro在哪

▲華為Mate40 Pro實拍圖

一、“高刷高分”配齊,縮小打孔面積降低感知

如今智能手機的比拼已經走過了只看參數的階段,而“用戶體驗”成為了各家關注的焦點,幾乎是天天掛在嘴邊。

在我看來,既然重視用戶體驗,那么用戶每天使用時間最多的部分就應該得到重視,也就是屏幕。

華為P40系列是第一款華為的高刷新率手機,這一次華為Mate40 Pro在90Hz的基礎上,進一步將分辨率提升至2772×1344,有效像素已經接近2K分辨率。

華為Mate 40 Pro強到無死角?一周深度體驗看到底Pro在哪

在使用體驗上,更高的屏幕分辨率確實會帶來更精細的顯示效果,在你用慣了1080P分辨率屏幕的時候不會有感覺,但當你突然從2K換到1080P時,這種感覺會比較明顯。

目前手機上的圖文內容制作越來越精良,更高的分辨率會讓文字的邊緣、以及圖形的邊緣更加銳利細膩,尤其是對于我這種要求苛刻的人來說,這點比較關鍵。

華為Mate 40 Pro強到無死角?一周深度體驗看到底Pro在哪

▲上:1080P分辨率顯示文字,下:2K分辨率顯示文字

對于高刷,華為沒有上120Hz而是選擇了90Hz,其實在我看來是比較合理的,90Hz和120Hz在視覺體驗上基本沒有區別,因為手機屏幕相較于我們平時使用的顯示器來說是比較小的。

在27寸顯示器上,90Hz和120Hz仍然可以帶來一定觀感的差異,而手機則感受會低很多,而刷新率上“節省”則給續航讓出了更多空間。

當然,華為Mate40 Pro的屏幕并不是沒有遺憾,余承東笑稱,有些用戶吐槽說這塊屏幕上的打孔叫“小跑道”或者“小藥丸”。

華為Mate 40 Pro強到無死角?一周深度體驗看到底Pro在哪

我們知道,華為之所以在前置攝像頭中加入了另一枚3D ToF鏡頭,一方面是為了夜間可以更好的解鎖,另一方面也是可以實現更好的前置拍照的背景虛化效果。

但實際上現在這些功能單攝也可以實現,額外增加的前置打孔面積,在淺色背景下有些“搶鏡”。當然,相比上一代Mate 30系列的劉海和P40系列的開孔,這次開孔的面積已經有了明顯縮小,在日常使用中,“感知不強”。

華為Mate 40 Pro強到無死角?一周深度體驗看到底Pro在哪

二、66W充電基本做到“無感”,EMUI細節討喜

這次華為在充電方面也補齊了另一塊短板,可以說,66W有線充電的速度跟30W比是一個“質變”。

在這一周里,我基本上回家只帶手機,充電器放在公司,上下班的通勤過程中基本都在保持手機的使用,晚上也沒有充電。

早晨來到公司基本還能有50%左右的電量,在中度使用,不玩游戲的情況下,一天一充已經基本可以實現,而從50%充滿,大約只要一刻鐘左右。

華為Mate 40 Pro強到無死角?一周深度體驗看到底Pro在哪

很多時候,我剛一走神,還沒來得及看充多少了,它就已經充滿了。可以說,66W有線充電的體驗,已經達到了無感知的級別。

在系統方面,華為的EMUI一直給人一種“成熟穩重”的感覺,但是這次拿到Mate40 Pro,我卻有一種輕盈簡潔的感覺,不論是從UI設計上,還是系統動效上。

華為Mate 40 Pro強到無死角?一周深度體驗看到底Pro在哪

雖然各家在全面屏手勢中都有上滑停頓調出后臺的功能,但目前在我體驗過的手機中,只有EMUI在調出后臺時會自動停留在上一個應用,而不是當前應用。

華為Mate 40 Pro強到無死角?一周深度體驗看到底Pro在哪

其實這是非常符合用戶使用直覺的,一般調出后臺都是要看一下剛剛使用的應用是什么情況,比如出租車到哪里了、外賣還有多久、剛剛的視頻看到哪里了?

直接跳轉到上一個應用,可以省區用戶滑動和尋找的時間。并且當你清除后臺時,應用會以向后“倒下”然后“飛出”的形式被清理掉,非常生動。

華為Mate 40 Pro強到無死角?一周深度體驗看到底Pro在哪

這種小細節在設計難度上可能不高,但是卻處處透露出UI設計師的細心,對于用戶體驗的細致觀察。

另外,EMUI多任務操作也變得非常流暢。小窗應用可以通過拖動邊框來實現大小的無級調節,點擊左上角的“減號”可以直接以浮窗的形式掛在屏幕的右側邊框。

華為Mate 40 Pro強到無死角?一周深度體驗看到底Pro在哪

當我長按小窗頂部的橫條,還可以直接開啟分屏模式,將當前小窗應用進行分屏設置,并且支持兩級的尺寸調節。

華為Mate 40 Pro強到無死角?一周深度體驗看到底Pro在哪

值得肯定的一點是,在這些小窗、多任務的切換、拖動、滑動中,都沒有出現“掉幀”現象,系統動畫一直保持流暢的狀態,這是非常難得的。

目前有些廠商的系統雖然開啟了高刷新率,但是在切換后臺或進行某些復雜操作時,就會出現掉幀,給用戶帶來“卡頓”的感覺,這是非常影響體驗的。

可以說,華為不僅提供了豐富的系統功能,而且在細節優化上做的比較完善。

另外對于身為記者的我來說,華為的多屏協同功能可以極大提升我的生產力,例如在發布會現場,我可以直接通過華為share,手機碰一下電腦,就直接把照片拖拽到電腦里進行編輯,大幅簡化了工作流程。

華為Mate 40 Pro強到無死角?一周深度體驗看到底Pro在哪

三、拍照:把復雜留給自己,把簡單留給用戶

其實對于華為拍照表現的測評網上已經有很多,有很多專業的攝影師都用華為Mate40 Pro拍出了媲美單反的作品。

但我作為一個普通用戶,只想知道,作為一部手機,它能不能便捷的幫我記錄生活中的美好瞬間。

華為Mate 40 Pro強到無死角?一周深度體驗看到底Pro在哪

我手中的原來的主力機是一臺4800萬像素主攝手機,搭載的是索尼IMX 586,這也是2019年被打磨的最為成熟的一顆CIS。

通過自動模式直出照片來看,華為Mate40 Pro成片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通透、純凈、清晰。

華為Mate 40 Pro強到無死角?一周深度體驗看到底Pro在哪

▲左:華為Mate40 Pro,右:一加 7 Pro

華為Mate 40 Pro強到無死角?一周深度體驗看到底Pro在哪

▲上:華為Mate40 Pro,下:一加 7 Pro

相比之下,其畫面就像揭去了蒙在畫面上的一層薄紗,首先整體亮度會更高,對比度更高,畫面顏色的飽和度也更高。

但是,這種高又不是那種“失真”的表現,而實把被拍攝的景象以一種最討喜的樣子呈現了出來。

其實這就是普通用戶最需要的,我不需要知道你調整了哪些參數,我不需要懂復雜的專業攝影知識,我只需要按下快門,就可以記錄生活的美好,這才是手機拍照的核心。

否則,我為什么還要用手機呢?

另外,得益于多幀合成的HDR算法,在一些逆光場景下,華為明顯可以表現出更多的暗部細節,同時對于亮部還能保留一定的色彩表現,不過兩者都出現了輕微的眩光。

華為Mate 40 Pro強到無死角?一周深度體驗看到底Pro在哪

▲左:華為Mate40 Pro,右:一加 7 Pro

對于華為最拿手的夜景部分,自然不用多說,華為Mate40 Pro幾乎是碾壓級別的存在,在暗光環境下,畫面更加純凈,對顏色的還原也更好。

華為Mate 40 Pro強到無死角?一周深度體驗看到底Pro在哪

▲左:一加 7 Pro,右:華為Mate40 Pro

從樣張中可以看出,華為對于草地細節的還原很高,并且對于燈光和建筑的顏色都進行了正確的呈現,而沒有被畫面中的強光源影響了整體的色調。

當然,對比機型在開啟超級夜景模式后,畫面質量有明顯提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超級夜景模式需要手持非常長的時間保持靜止,拍攝要求較高,另外畫面已經存在比較強的“涂抹感”,可以明顯看出算法的痕跡。

華為Mate 40 Pro強到無死角?一周深度體驗看到底Pro在哪

▲左:一加 7 Pro,右:華為Mate40 Pro

華為Mate 40 Pro強到無死角?一周深度體驗看到底Pro在哪

▲上:華為Mate40 Pro,下:一加 7 Pro

從這組樣張可以看出,盡管對比機型開啟了超級夜景模式,但只是整體亮度明顯提升,細節仍然不足,并且夜空的噪點比較明顯。

相比之下,華為Mate40 Pro 1/1.28英寸的大底在硬件上的優勢是無法忽視的,從源頭提升了感光度和進光量。

從大樓燈條也可以看出,華為對于高光的壓制是更好的。

提到強光,在路燈的樣張中我們也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華為對于夜晚強光的壓制比較到位,基本可以看出路燈的輪廓,而對比機型已經變成了一個“太陽”,不過華為眩光的情況還是存在的。

華為Mate 40 Pro強到無死角?一周深度體驗看到底Pro在哪

▲左:一加 7 Pro,右:華為Mate40 Pro

當然,RYYB傳感器帶來的偶爾畫面“偏紅”的問題,我也在實際拍攝中遇到了,后續還有算法層面進一步優化的空間。

最后出于對華為長焦拍照能力的好奇,我在夜晚進行了10倍變焦拍照。在使用華為Mate40 Pro拍攝后,我發現畫面中竟然“憑空出現”了四座鐵塔。

華為Mate 40 Pro強到無死角?一周深度體驗看到底Pro在哪

▲上:華為Mate40 Pro,下:一加 7 Pro

在我反復對比之后發現,對比機型也拍到了,只是由于失去太多細節,已經跟背景的大樓融為一體。華為Mate40 Pro即使在夜景的高倍變焦狀態下,也表現出了較強的寬容度、更豐富的細節。

結語:4999香嗎?華為Mate40系列絕不是最后一款旗艦

在補齊了屏幕、充電的部分短板之后,華為Mate40 Pro已經在硬件層面幾乎沒有死角,而標準版4999元的起售價格也令其成為了年度旗艦手機之一。

當然,麒麟9000暫時遇到的斷供問題讓Mate40系列一機難求。不過華為完全沒有把這當成收官之作的意思,余承東在發布會結尾喊出“在一起,就可以”的口號,也表明華為將聯合產業鏈一起破局。

幾天的體驗讓我感受到了華為在這款產品上滿滿的誠意,而頂住當前的壓力,后續華為還將推出怎樣重磅的產品?對于消費者和整個行業來說都是一個充滿變數和未知的事。

華為Mate 40 Pro強到無死角?一周深度體驗看到底Pro在哪